【國際夢工場 🇺🇸🇮🇪🇫🇷】 Joan Baez 與 Samuel Beckett:平淡中帶驚喜:推介兩套文青傳奇電影 (Patreon)
Content
航機上,連續看了兩套冷門電影,貌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又似遙想對應,而且某程度上都是香港上一代的集體回憶,希望和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第一部電影名叫《I Am a Noise》,是美國民歌女王 Joan Baez 的傳奇紀錄片,而她是我的叔父們在外國讀書時的時代偶像;另一部名叫《Dance First》,講述愛爾蘭裔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Samuel Beckett 的故事。
一個唱民歌成名,另一個是荒誕派戲劇大師,屬於不同範疇,但其實他們之間的距離可以很近:Joan Baez 在六十年代與另一位音樂人 Bob Dylan 在民權運動齊名,二人更曾蜜運,而沒有多少人想到 Bob Dylan 居然最終也和 Samuel Beckett 一樣,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至於 Samuel Beckett 的作品以艱澀著稱,本人給人的印象是非常離地、不食人間煙火,但原來他在二戰期間,居然也加入過法國的抵抗運動,比 Joan Baez 冒的生命危險更大。
我對文學完全是門外漢,Samuel Beckett 的作品除了成名劇作《等待果陀》,幾乎都沒有聽過,而《等待果陀》也是停留在如雷貫耳的階段,始終未有機會現場觀賞。我對這個名字產生深刻印象,源自到愛爾蘭都柏林參觀之後,當地非常重視文學家,有一整座文學館介紹愛爾蘭的傑出作家,Samuel Beckett 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自然被重點推介。不過文學館入面佔最殿堂級地位的,還是沒有得過諾貝爾獎的 James Joyce,他在《Dance First》也有出場,銅像在都柏林依然在鬧市當眼處聳立。
電影塑造的 Samuel Beckett 彷彿一生都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打轉。他一方面很討厭母親從小到大非常壓迫嚴厲的教學,但其實也是深愛母親,乃至依稀有一種戀母 / 殺母情結。他一方面視諾貝爾獎為一大枷鎖,討厭私生活從此被騷擾,但同時他的太太是一個非常精打細算的人,知道怎樣待價而沽,才可以維持一個作家家庭的體面生活。他的作品抗拒白描和直接參與,但偏偏納粹的暴行令他不惜走到最前線,甚至要用最 blunt 的方式持槍待敵。相信對文學迷而言,看見這位大師有如此貼地的一面,也許會十分驚訝。
Joan Baez 的故事,相信大家要耳熟能詳得多。廣為人知的是她以唱反戰歌曲成名,是六十年代民權運動最著名icons 之一,和馬丁路德金等等有私交,而且與 Bob Dylan 不同,基本上終身處於左翼非暴力和平運動的最前線,到了八十多歲的今天,都沒有放棄。不過這部紀錄片也剖白了她的幾個心結(或妥協)。例如她雖然強調只喜歡唱歌,同時也從小有政治啟蒙,不過年輕時的「赤腳聖母」形象,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marketing,其實也是非常商品化。到了越戰結束之後,她坦言「所有左翼人士都不知道幹甚麼好」,彷彿人生失去目標,其實暗示了這個陣營多少也有存在危機,有時候只是「為做而做」。她一生人最成功的歌曲《Diamonds and Rust》,偏偏是這時候推出的非政治歌,也見諷刺。
畢竟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立體的,就看每一個路人能夠領略多少。
▶️ 那些年的偶像,那些年的心情:Dionne Warwick,Joan Baez 與 Samuel Beckett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0493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