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oll

【會員投票】 69、612、616 ...

  • 有,終生難忘 408
  • 有,但已開始淡忘 118
  • 知道發生過甚麼事,但不覺得有紀念價值 17
  • 沒有,根本不知道發生過甚麼事 5
  • 其他(請註明) 15
  • 2024-06-11
  • 563 votes
{'title': '【會員投票】 69、612、616 ...', 'choices': [{'text': '有,終生難忘', 'votes': 408}, {'text': '有,但已開始淡忘', 'votes': 118}, {'text': '知道發生過甚麼事,但不覺得有紀念價值', 'votes': 17}, {'text': '沒有,根本不知道發生過甚麼事', 'votes': 5}, {'text': '其他(請註明)', 'votes': 15}], 'closes_at': None, 'created_at': datetime.datetime(2024, 6, 11, 22, 4, 26, tzinfo=datetime.timezone.utc), 'description': None, 'allows_multiple': True, 'total_votes': 563}

Content

這些日子,對你有沒有特別意義?

Comments

悉尼 袋鼠

响 6/16 嘅 200萬+1 之前,見到香港人萬眾一心,係2016年晚晚上街捉精靈… 當時開心好多;雖然魚革發生咗,但議員DQ尚未發生,仲諗住得過且過去到2046… DQ釋法就係我嗰隻死咗嘅金絲雀。 重要註腳,當時中產一般對魚革、梁天琦本土主義者之流,係十分之有戒心,傘運之後,亦彌漫失敗主義。到梁游宣誓玩嘢時,大部香港人都屌佢哋… 就算係我啲本土主義嘅親戚,話選佢哋入去,就係要佢哋响議會入面玩嘢,長做長玩,而唔係宣誓時玩嘢,俾位建制入;不過2019年之後,個歷史評價又或者唔同咗。 (如果呢段內容,有地方係我記憶出錯、重構歷史,麻煩補充及更正)

Tony CHAU

只能夠話,梁游宣誓繼而被DQ係大家事前都估唔到會發生嘅結果,而呢個結果就俾政權捉到機會,成為民主堤壩上嘅一個小缺口(議會內民主派非絕對多數),也正因為有呢個缺口,以致發展到後期多位議員被DQ、修法、抗爭、35+等一系列嘅已成歷史嘅事情⋯⋯ 唔係要去計較對與錯,「宣誓玩嘢」似乎就係引致風暴嘅嗰一下蝴蝶拍翼

Vikki Wong

講真,真係有太多日子記,再加上我依d完全無直接參與過,真係好難記得。不過我始終認為就算唔記得依d日子,亦唔代表我係忘記依件改寫香港歴史嘅重大事件。

CC

我記得發生過嘅事,不過 exactly 邊日就開始唔係好記得。

Hans To

一連串日子代表著自由意志對上野蠻暴力濫權政府既時代

思前想後

其實事後睇返, 咩都只係一個藉口者, 大方向係要收緊, 覺得呢度係一個國安缺口, 無論係順民定逆民, 最終都係會收緊, 當年夠大部分區議員都係非建制架, 咪都可以監粗黎DQ 晒再"完善". 又或者再推前D 咁睇, 就係好多野都溫水煮蛙緊, 甚至係猛火煮蛙緊, 從而先孕育出越來越強烈既本土意識, 從而先有梁游呢D 代表出黎, 從而先有玩野, 從而先有果一連串既歷史....

Elaine Yip

有些記得, 有些不太想起, 反正一連串事件發生, 而且我本人在這些年有不少不幸事件不斷發生, 很難記得清楚 ...

Ann

我的難忘在於,有參與感,也不可避免地改變了一生的軌跡

Kirishima

2013 後其實都預視到個軌跡同路線會點行 問題只係點樣發生同進展 當然2019發生嘅事係一連串嘅巧合,亦都有少少意料唔到會咁激烈地發生,但整體而言呢啲事件唔係咩大方向嘅轉捩點,只係點樣去execute 嘅問題 而且當時已經唔喺香港住,所以其實呢串日子每一個好詳細發生咩事就真係唔係好記得😅

Brian Leung

一生的烙印

Kirishima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就算無呢件事,都會都有其他 大方向政策唔會變

Clariy

由於太多事發生,腦海裏的數字會係1989,2019

MW

612, 721一定不會忘記,其他日子,是derivatives, 記不到咁多。

Pierre

我見有些會員覺得某一些日子上的事情係偶發生,然後導致之發生風暴及演變一連串事件. 我哋其實可以好宏觀咁睇呢啲事件.用黃仁宇嘅大歷史觀去睇,某啲改變歷史走向嘅系列,本身就已經形成,只不過係大家眼中因突發事情才導致出現. 西方史觀係事件史,支那屎觀就係斷代屎,斷代屎其中一個特色就係一個時代嘅治亂興衰係無連貫性,單睇一個時段,會令大家限於2003一個事情展開(或傘運)其實香港嘅命運自83年中英談判對建立97後政制和世界大環境拉扯下(蘇東波、第一次冷戰結束、911後美帝着力反恐出現盟友版圖改變)等於明亡始於萬曆咁睇,就算邊個上嚟做皇帝,其個人絕不能扭轉局面.又好似文藝復興咁,係整個歐洲沉積及求變下慢慢出現,其中嘅人傑出現,係因為大環境培養出嚟. 所以日子係重要但要清楚知道整個歷史進程

李亨利

真港人覺醒日子

M

諗起已經想喊

cas idit

紀念唔係問題,不過可能都要注意,類似孔德維博士所講的(見講拜別唐山個堅尼地podcast),只係用傷痛記憶嚟維繫identity係唔健康。以大家日常生活等的習俗等嚟維持個identity會可能健康有效啲。

Kirishima

非常認同 太多人見樹不見林 眼前或電視直播畫面出現先如夢初醒,其實根本進程一直都係咁

Pierre

感謝🙏🏻 我係唔信一兩件事能改變整個歷史改變,我信嘅係歷史發展係好似河流咁遇形勢流動. 我簡單舉一個例子 香港80,90年代係一個盛世(單指紙醉金迷嘅景氣)好多人會話當時遍地機遇,搵錢唔難又有得向上流動.不過直至現在好多人都話「咪又炒炒賣買」「全部都係泡沫」 ,我哋要搞清一樣嘢先,首先香港係一個好細嘅地方,喺Econ 101基本入門嘅第一至第二工業上,係無任何搞長遠實業嘅本錢,亦無時間去培植出什麼長遠戰略.而香港地理格局一開始已經注定食四方飯.加上主權嘅不確定性因素,促使用有限時間及資源搵最大化收益. 點解會造就香港80,90年代興盛,其實係當時全世界環境令香港得此機遇.咁當然香港喺70年代麥理浩黃金十年打下一個良好基礎,先可以契合歷史進程,呢個係微觀香港視角.為何我會話世界大勢令香港起飛,當時全球進入一個好特別時期,就係繼大航海時代開始已經有嘅全球化,喺科技加持下令全球化所需時間及空間大幅減少.而文明社會(西方國家)由二戰後經歷復蘇,再到冷戰對峙(中間好多思潮轉向兼科技躍進).去到80年代就令整個格局出現一個「終結」.呢個終結係一種對二戰開始到70年代未「一個舊chapter翻開至新chapter」.用中文講就係人心思變.係大格局下所有事情都需要變,嗰一種變係經過長期兩種思潮(由1920年代共產和資本主義對立)碰撞下,「人「社會」」需要一種解放,唔想被拉扯(攰)導致資本主義勝出(暫時).而呢個80,90年代香港(某啲地方都係)就喺呢個轉變過程得蒙其利.而呢個就係所謂亨廷頓的歷史終結論(不過我唔認同,係認為轉向另一章). 當歷史進展到另一個chapter,香港嘅使命就玩完,同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一樣,只不過係可唔可以跟住大勢去轉向成功.好可惜係⋯⋯

WLC

我還記得有-佪~

WLC

我還記得有-個小五男孩,在街上訴說他為何瞞着他的藍絲媽媽走上街頭,他說話完後轉身又走到人羣裡。這個畫面揮之不去。

WLC

當你見到公園裡隨意奔跑或遊蕩的小孩,你會亨着 I see the land where children can run free....原來這是多麼可貴難求, 當你見到雨點打到窗前,你感到淚如雨下的舒暢與傷痛。但我沒有記着612,或者721這些數字。

悉尼 袋鼠

除咗呢幾個有數目字嘅大日子,其實有無人記得及紀錄每日都有、各區都有嘅集氣大會、放映會、閃唱《榮光》?

Ken Wong

雖然當時唔喺香港,但記憶猶新

June yu

19年大約5月尾/6月頭(確實已經唔記得邊日)終於醒了,所以69人生第一次遊行,天真到以為真係可以改變結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