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評論 🇺🇸】 拜登退選:從拜登的怨氣與冤屈,思考誰真正應該問責 (Patreon)
Content
拜登終於宣佈退選了。
在過去兩星期,我每日都留意《紐約時報》和《CNN》這些本來強烈支持拜登的媒體,關於「拜登退選」的「獨家報導」,感覺就像目睹一個連續劇,悲劇的連續劇。關於在美國、在民主黨角度,拜登應否退選的話題,這裏談過不少,但一直未談及一個最關鍵的層面:拜登本人。
此刻武肺 Covid 養病中的拜登,假如還是一個有意識的人,應該怨氣沖天,又感到充滿冤屈。站在他的角度,他的高齡從來不是秘密,民主黨員要是擔心,有大量機會不讓他參選。但在初選他卻沒有任何真正有競爭力的對手出現過,得到壓倒性的票數出線競逐連任,一切都跟足程序。
拜登在全國直播辯論表現差,顯示出老態,那是一回事。但天天近距離要和拜登共事的人極多,不可能都是通過那場電視辯論,才發現情況不妙。如果拜登的健康狀態早就不適合競選連任,而他們一直避而不談,這除了不負責任,還有欺騙公眾、也欺騙拜登的成份。而如果拜登在辯論顯示的狀態並沒有差到不能工作,身邊的人這一刻才突然「覺醒」割蓆,這就非常虛偽。
特朗普的副總統拍檔萬斯此刻在「抽水」說「風涼話」,說那些要求拜登退選的民主黨員,也應該要求拜登立刻辭職,因為一個不能競選的候選人,又怎可能此刻有能力管理國家?這樣說雖然涼薄,但其實某程度上,可能也是拜登深深不忿的原因:如果你們認為我不行,為甚麼不早說,而非得在米已成炊之後,再令我灰頭土臉的被換走不可?
何況此刻民調顯示的落後點數不過2-3%,屬於 marginal error 誤差範圍內。拜登自然在想,又有甚麼必敗的科學數據,去說服我非退不可?當然,要勸退的人有另一些數據,主要是擔心拖累參眾兩院候選人的選情。但要是先例一開,拜登被逼退選是因為民望落後2-3%,日後是不是每一屆到了最後關頭落後2-3%的候選人,都要退選?
而且站在民主黨立場而言,拜登卻真的不是沒有政績,也沒有犯大錯。內部的經濟數據固然很見得人,自由派希望的推倒重來他能做的都做了,而且在國際社會,他見到的國際領袖都會情願與他(而不是特朗普)打交道,所以他才有底氣認為自己是最有效領導世界的人。一方面有這些自我肯定,另一方面卻被千夫所指要他走,兩者的期望落差之巨大,確實很難得在政壇出現。
拜登就算「大局為重」「被自願」退選,他心中一定極度不忿,覺得自己被出賣,而這些出賣者,本來都是自己在政界、媒體、荷李活、商界最信任的盟友。雖然從政的人不宜感情用事,但一個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受到眾叛親離的打擊,而自己的兩子一死一坐牢,本來就差一點家破人亡,很可能喪失最後的求生意志。如果最後選舉結果依然是民主黨候選人落敗、兼失去兩院控制權,又不能再以拜登為待罪羔羊,整個民主黨主流派的危機,恐怕才剛剛開始。
▶️ 特朗普遇刺受傷,討論是次選舉背後脈絡及結構,比較列根、戴卓爾夫人遇刺之後,政策會緩和或更堅定、社會會團結還是更撕裂?(沈旭暉X馮智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Y0S6v16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