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經典復刻 🇮🇷🇪🇺】 伊朗的歐洲汽車與國際制裁 (Patreon)
Content
年前伊朗和西方國家簽訂核協議,不少歐美企業本來一切就緒,以為可以名正言順打入伊朗這片藍海。可惜事與願違,不久特朗普政府逆轉了奧巴馬的伊朗政策,伊朗則大舉發展我們談及的中東十大附庸 proxies,本來已經計劃好進入伊朗市場的歐洲幾大車廠,就成為重災區。
伊朗本身其實是中東汽車製造大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也提供龐大內需市場,2015年總銷量超過150萬輛,Khodro與Saipa是國內龍頭,生產全國超過90%汽車。雖然伊朗汽車技術大多來自國外,但市場完全封閉,進口車被徵收100%稅款,外國廠商需要靠伊朗車廠進入市場。
2006年,伊朗把入口小車的稅率減至90%,但依然極不划算,外國車廠如法國PSA等,還是主要靠與本地車廠合作,在伊朗建廠造車,或以代工形式合作營運。奧巴馬與伊朗簽訂核協議後,歐洲車廠急不及待已經大舉進攻伊朗,其中PSA最積極,旗下標緻(Peugeot)在2014年更一躍成為伊朗汽車銷量榜首。
理論上,雖然美國是汽車大國,但除了平治、寶馬等高檔牌子外,歐洲人與美國人對汽車的口味不太相同,放棄美國市場,對歐洲公司業績影響可能不大,伊朗這片藍海,反而商機無限。加上伊朗位處地緣政治中心,工資比歐洲低、但教育程度比周邊國家高,若能在伊朗建立大型廠房,既可以降低車廠成本,效益也會增加。
不過現時的車廠都是跨國企業,早就染指各行各業,與美國公司不可能沒有業務往來。例如福士集團旗下就包括保時捷、林寶堅尼等,若車廠激怒特朗普,後果難以估計;而美國右派不滿歐洲的其中一個範疇,正是汽車業。
PSA雖然沒有北美市場,但為了重返美國,還是終止了與伊朗兩大車廠的聯營公司,停止要興建的廠房。福士旗下紳佳(Scania)也公開叫苦,因為伊朗市場已經佔總銷售額的5%,增長很快,美國市場卻微不足道,甚至連年報也沒有提及,但企業結算往往透過美元和美國銀行,依然帶來不少制肘。
歐洲車廠翻身的機會,自然要視乎特朗普與德克蘭的談判,日子拖得越久,「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的金科玉律,似乎會再度應驗。伊朗本身是中國「一帶一路」的大站,中國一直都有投資伊朗,中國車廠例如奇瑞、吉利等,在伊朗亦漸漸站穩陣腳,它們放棄美國市場的成本更低,可以輕身上路。在伊朗,假如沒有了歐美日韓廠商,就只有本地車、土耳其車等有限選擇,中國車廠要獨佔鰲頭,並非不可能。
*改編自沈旭暉《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 隱形地下帝國:伊朗埋伏在世界各國的十大境外軍團,究竟能量有多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dS-TMDt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