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夢工場 🇹🇼🎬】 台灣「五大家族」與政府的博弈:《商魂》精采在哪裏,又迴避了甚麼?(上) (Patreon)
Content
談及台灣近代史,不少香港朋友對228事件、孫立人案、雷震案、美麗島事件等等都有一定了解,卻很少知道台灣「五大家族」的故事,反而台灣本地人往往相反。Netflix 一季七集的台劇《商魂》 在台灣大受歡迎,有不少意外驚喜,值得我們作為教材觀看。
劇集以五十年代的台灣為背景,講述韓戰快將結束,國民政府知道連美國也要和中共講和,「反攻大陸」已經無望,唯有開始認真經營台灣。蔣介石痛定思痛,效法共產黨搞「和平版」的土改,除了剛到達台灣時的「三七五減租」,還有「耕者有其田」政策,威逼利誘以「五大家族」為首的大地主交出土地,然後租或賣給農民,避免了階級矛盾變成革命。
(順帶一提,記得我在中學時代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依然有講述1949年後國民政府遷台的發展,相信今日「新香港」自然被和諧掉了。)
與此同時,又為了避免當時還有不少私人武裝的地主階級激烈反抗,台灣政府開放四大國營企業的股票去交換土地,然後讓企業民營化。其中一間,就是劇集講述的壟斷台灣建築開發業的中華水泥(聽起來水泥好像不是甚麼大生意,其實是地產霸權的大茶飯)。劇集的主角林燈歷史上真有其人,屬於大家族以外的二線商人、水泥工會理事長,希望取得華泥管理權,因此要在政府與「五大家族」之間周旋。
劇集為了成為劇集,加添了很多男歡女愛、三角關係、恩怨情仇諸如此類的元素,但其實還原歷史本身,已經非常戲劇性,非常複雜。雖然「五大家族」基本上不存在反抗當時實行戒嚴的威權國民政府的能力,卻可以通過種種方式「軟抵抗」,畢竟他們就是這樣和日本殖民政府周旋的。
他們不能不配合政府「土改」,但有多積極、是否相信國營企業股份的前景,選擇偷偷走資到外國淡出台灣、還是「all in」新時代,抑或死守剩下的土地過活,都很考每一家人的眼光。
是的,今天「新香港」「四大家族」面對的困境,何嘗不是?
結果,在國營企業爭取到領袖位置的大家族,大多數可以生存下去,最成功的是鹿港辜家,將影響力擴展到金融界,比起日治時代還有所壯大。劇中的林燈是另一種例子,通過大時代給予的機會不斷槓桿,在官商民之間遊走,政府關係、大家族人脈、基層工會和小股東全部經營,最終也成了一方富豪。劇集就是他的後人提供大量資料才得以開拍,自然將他拍得高大全,完美得有點令人難以置信。
然而和不少台灣劇集一樣,《商魂》刻意避免掉入藍綠爭議,以免過分政治化,得失兩大陣營的支持者(其實所謂「架空歷史」,就是要架空現實政治的部份)。如果要深入探討下去,蔣介石國民政府變相欽點「五大家族」壟斷私有化之後的國企,打壓民間力量,自然明顯違反資本主義市場規律和民主原則;劇集最後一幕,林燈在蔣介石直接介入之下贏了選舉、而依然不能當選,在孫中山「天下為公」像前向支持者鞠躬,已經充滿對國民黨的反諷。
但這真的是劇集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嗎?自然不是的。
(待續)
▶️ 台灣邊度有地道港式奶茶?移居海外,如何尋覓香港味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wuhe1v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