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 🇮🇷🇰🇵】 能否逆轉勝就在一念之間:伊朗為何還不向金將軍學習? (Patreon)
Content
以色列空襲伊朗,伊朗和真主黨、哈瑪斯至今都沒有能力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致命反擊,已經普遍被國內外視為出乎意料的軟弱。與此同時,另一個「邪惡軸心」國家北韓卻非常進取,其他國家反而對金正恩色厲內荏。為甚麼伊朗不效法北韓?這是一個貌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的精算問題。
伊朗首先可以效法的,自然是正式得到擁核國地位。一般西方觀察員相信,伊朗早就擁有製造核武的技術和設備,雖然目前說是「凍結」了進度,但只要下定決心,一個星期內就可以完成。要將之進一步配合足以對外國使用的武器,頂多多加一個月。
諷刺的是,自從美國在特朗普任內撕毀了《伊朗核協議》,伊朗恢復了被國際嚴厲制裁的苦況,這種制裁程度,其實和公然擁有核武的北韓大同小異。既然反正都是被制裁,起碼在制裁的角度,走多一步正式擁核的 marginal cost 接近零。
所以伊朗唯一的風險,就是在正式製成核武之前,也就是在一週至一個月這個非常短促的窗口內,以色列有能力徹底摧毀伊朗核基地,甚至對其他伊朗戰略據點狂轟濫炸。然而就算是那樣,以色列派出地面部隊的可能性依然極低,而此刻以色列已經對伊朗狂轟濫炸,而且早就打「開口牌」,要把伊朗領導人暗殺。究竟箇中分別有多大?Marginal risks 又有多少?這是一個實質問題,還是一個心理問題?如果是心理問題,又是誰人的心理問題?
只要伊朗可以證實自己擁有核武,其他國家要攻擊伊朗,必然投鼠忌器,而且還可以為真主黨這類盟友提供核保護傘。北韓不惜一切、傾家蕩產,都要自己擁有核武,現在證實了豪賭是「成功」的,自此不但沒有國家敢提出入侵北韓,就連在邊境被視為挑釁北韓的任何行為,都會自我克制。以色列國土狹小,假如被核武攻擊,可能已經沒有 second strike capability,是否真的敢冒險和伊朗玉石俱焚?屆時整個權力平衡,就會徹底顛倒。
至於伊朗的區域對手們、特別是沙特阿拉伯,表面上自然會反對伊朗擁有核武,但一旦米已成炊,卻可以立刻合理化自己也擁核。沙特王儲MBS野心勃勃,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而一旦伊朗、沙特都成為核武大國,同時卻又可以發展經濟,中東這一極的整體實力反而會集體上升。基於這樣的潛在好處,沙特不見得會配合西方阻撓伊朗擁核,甚至在暗角推波助瀾,亦未可知。
此外,北韓冒天下大不韙直接出兵烏克蘭協助俄羅斯,從而得到俄羅斯的各種保護,也是伊朗可以考慮的戰略。其實伊朗早就派出大量無人機助戰,差別就是有沒有出動地面部隊而已。北韓戰略是通過出兵「倒逼」俄羅斯保護自己,包括牽頭否決一切不利北韓的制裁議案。相較下,俄羅斯對伊朗還可以提供多一步,就是在伊朗核武出現前提供核保護傘。當普京在烏克蘭的核訛詐奏效,根據同一套路,以色列又是否敢冒險測試,就大可商榷。
伊朗遲遲不行動,邏輯上只有兩個解釋。一是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或核能力已經被以色列大規模摧毀。但這和西方一直以來的情報未免太不符,就算是真主黨,也依然有大量導彈未使用,何況伊朗大本營?
剩下的解釋就是不敢冒險。伊朗現在唯一能夠作出這類重大決定的,就只有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而他今年已經85歲,身體虛弱,和年輕力壯的金正恩相比,似乎不敢打任何沒有把握的仗,只希望伊朗在自己見真主之前維持現狀,其他事情就留待後人處理。
以色列敢一再測試伊朗底線,似乎也是得到這樣的情報,覺得這個對手心理狀態可以利用。反而一旦出現了強而有力的接班人,真的勇於「北韓化」,就難以像目前那樣予取予攜。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情報屬實,哈梅內伊長命百歲,反而符合以色列的利益。
▶️ 伊朗總統直升機意外死亡,會帶來中東巨變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ij5Z2qq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