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分享 🇬🇧🇯🇵🇭🇰】 回應英國、日本的國民向心力,及對香港人的啟示 (Patreon)
Content
本來在看到你關於 Maggie Smith 的評論時想回應一下,沒想到你又提到了《天皇的御廚》劇集(特別是片頭用的《榮耀與威儀進行曲第一號》,彷彿又環繞了地球一圈),引發了我的回響。
「誰是香港人,香港是甚麼?」這問題很難答,我也暫時沒有很完整的答案。TBS 《天皇的御廚》,我只看過第七與第八集(那是男主角到巴黎打拼的時候)。最近又看到 NHK 的 Euro 24 電視法語課程,(我不會日文,但懂一點法文,)感覺有幾點:
第一:日本人花了很多精神來了解其他先進國家的文化,成功地放進自己的文化意識裏面,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特優勢。即使香港電台的《聽歌學英文》,對一般市民而言也沒有達到這個影響。我懷疑(當時我還未出生)可能只有五、六十年代時期那種生活上、流行文化裏,必須用英文的種種場面,香港才有一點點類似的意識。
第二:日本文化始終保留住一種吸引力,讓先進國家市民頗為嚮往。
我不知道日文在世上有多少人使用,可是在先進國家能說日語的人,對比以日文為母語的人數,感覺上好像不成比例的多。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都有歷史地緣政治的原因,成為世界的通行語言,而與日文廣受普羅大眾接納的緣故,好像又不太一樣。而接受、認同日本文化的民眾,就遠比會通日文的人更多了。日本電視裏面的法國人,抑或笑、抑或怒,都表現出誇張的表情。然而,我的一位曾在法國長期生活的好友說,這可能是西方人在日本居住良久而潛移默化,法國人在法國可不是這樣的。在日法國人有這種表現是否適合,則見仁見智,但亦可由此看到文化實力如何一較高下。
第三:日本文化的向心力頗為強,這種強迫性與香港人的本性相違背。在《天皇的御廚》裏潛意識好像有一種為家鄉效力的心態(也相信為「國粹派」夢寐以求的效果),在今天香港族群大離散的環境,聽起來頗為刺耳。如果故事換了是香港人做主人公,恐怕會有不同的走向。然而這才是自然的。
第四:早前你提及 Maggie Smith 的點滴,概括英國含蓄的修為,幾乎有點高不可攀的樣子。然而,這是否因為一個人在英國生活而使他沒有感覺到英國之於他方的分別呢?
一個香港人,到了美國,即使過華夏的傳統節日,也只是個亞裔美國人而已。但是如果他成功地把香港裏西化(其實是英式)的生活習慣活現,又融合到當地的生活,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如果坐過美國航空與英國航空、跟以前的國泰航空,誰比誰的服務態度接近,就略知一二了 。一時,坐英航班機,航程初段時,對空少叫一杯熱茶;空少則回應說,熱茶要等晚飯時候才上。如果是美國航空公司,空少多半會直接說沒有,或者直接給茶包給乘客自己沖泡。在這點,英國與香港的那種說話婉轉與舉止優雅,是異曲同工的。
第五:最近找到法定語文事務部出版的《文訊》(英文稱 Word Power),不禁唏噓。早期文章有專門研究中國古文化的英國學人與公務員供稿,又有各部門的語文主任寫文,供其同袍參考。文章的典故出處,深的有《易經》、《聖經》,淺的有四六駢文、西洋詩詞,又同時有中西文化藝術的賞析,好像是《明報》的語言版、與《信報》的文化版,集合在一起。除了個別「推廣普通話」、與現代中文文學的欄目有意無意地鼓勵對北京效忠外,無甚挑剔之處。近期的刊號,則較為冗長。現在可能要把握時間,把早前的刊號下載存檔了。
希望有一天海外港人也有一本類似(最好是老少咸宜)的刊物,可以把香港的精緻文化延續下去。
這只是一些想法,不是很完整,或許可以啟發不同的思考。
▶️ 堅離地傾|《黑白大廚》南韓vs香港:當代社會的階級固化與身份焦慮(沈旭暉+馮智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fv9bRQP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