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經典復刻 🇸🇾🇫🇷🇬🇧】 敘利亞內戰的歷史責任:由《賽克斯—皮科協定》談起 (Patreon)
Content
敍利亞內戰的成因,自然是阿薩德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和平示威,但某程度上真正的源頭,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已出現。結構性問題幾乎無可解決,計算西方國家今天要正視,亦無從入手,只能不了了之。要了解這些結構性原因,我們必須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份名為《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t)的文件談起。
這份協定由英法兩國簽訂於1916年,協定由訂立人命名,賽克斯(Mark Sykes)與皮科(Francois Georges-Picot)分別是英法兩國的資深外交官,兩人當時都被視作「中東事務專家」(雖然後來歷史證明,這一聲望的準確性頗值得商榷)。其實他們更鮮明的身份,不過是信奉現實主義的「帝國政治強人」,才會產生這份協定。
1916年是一次大戰中期,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搖搖欲墜,英法兩大強國開始密謀戰勝後如何瓜分鄂圖曼的廣袤疆域。英國長期覬覦地中海至波斯灣一帶,既是要確保控制石油航路,也是要連接南亞殖民地。至於地中海東北部地區則屬於法國傳統勢力範圍,皮科希望加強法國與這一帶港口城市的商貿聯繫。
於是,兩人代表英法訂立協議,在鄂圖曼帝國崩潰後,敍利亞北部、伊拉克摩蘇爾(Mosul)地區將劃歸法國,巴勒斯坦、敍利亞南部、今伊拉克大部分地區則屬英國,兩者之劃界由基爾庫克(Kirkuk)至海法(Haifa)的直線劃定。
這一條人為劃界,是典型的戰棋式劃界,終於在鄂圖曼帝國覆滅後稍經微調,即付諸實踐,對中東地區的影響極其深遠,甚至可說是目前中東亂局淵源所在。
資深中東問題觀察員鄂圖曼(Tarek Osman)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做過專題報告,把《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惡劣歷史影響總結下列各方面,我們可以進一步演繹如下:
首先,這一份事關阿拉伯地區未來的協定,自謀劃至實施,完全未有阿拉伯人民參與,乃英法兩國密謀策劃、並強加於阿拉伯地區的帝國主義行為。而且英法都在兩面三刀:同樣在一戰期間,英國曾公開承諾中東地區的阿拉伯領袖將於戰後獲得獨立,以報答他們對鄂圖曼帝國作戰,但這些承諾不但被拋諸腦後,猶太人後來大舉進入中東,更令阿拉伯人感覺被出賣。也正因此,鄂圖曼帝國解體後,阿拉伯世界「被背叛」的憤怒不斷累積,矛頭直指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成了後來阿拉伯各國民族主義的共同綱領。
(待續)
*改編自沈旭暉《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 【突發時空|國際關係生活教室|國際軍武器研 003A 🇸🇾】敘利亞突然變天,阿薩德政權倒台:反抗軍何以勢如破竹?(沈旭暉 x Larry・上篇公海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i75U7-g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