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BB班】「皇」Vs「王」(上) (Patreon)
Content
英皇道(King’s Road)、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英皇佐治五世學校(King George V School)...... 香港至今還佇立不少以「英皇」為名的建築物和街道。但在國際關係methodology,如此翻譯是否正確?為甚麼「King's Road」不是「英王道」?「事頭婆」究竟是英女「王」還是英女「皇」?
按字面解釋,「王」應是「國王(king)」,是一王國(kingdom) 之主;而「皇」則相對應「帝皇/皇帝(emperor)」,是一帝國(empire)之主。所以「王」與「皇」的比較,其實是「王國」Vs「帝國」區別的延伸。
一般來說,「皇」比「王」大,所以前者有「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之稱。但東、西方對何謂皇、如何成皇的條件、儀式都不盡相同,所以「皇」(東方)並不是emperor(西方)的絕對同義詞。而不少「帝國」之實,都沒有帝國之稱號,例如希特拉的「第三帝國」,政體上只有「元首」、沒有「皇帝」,就是典型。
皇在東方
在中文,「皇」是象形字,在《論語》裡有「皇皇后帝」的說法,為表示天上最高權力的王,古人用「白」字代表強烈的光芒,「皇」字於是產生(見說文解字)。在古代中國,「皇」起源於秦始皇吞併六國、一统中原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便結合「皇」、「帝」這兩個傳說中最高的稱號,作為自己的稱呼,從此封建朝代的最高統治者,都稱「皇帝」;割據政權的領袖,則一般僅稱「王」。
Emperor 在西方
在歐洲,emperor一詞,源自拉丁文imperator,最初有軍隊裡「最高指揮官」的意思 。在西方歷史,第一個使用imperator 這一稱呼的是羅馬帝國屋大維(Octavius),全名「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隨後Augustus和Caesar這兩個字,也成了羅馬帝國统治者的稱謂。例如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執政時,出現「四帝共治」(公元286年)的局面,正帝稱為Augustus,副帝則稱為Caesar。到了德意志帝國統一,德皇使用「Kaiser」,正是源自「凱撒」(Caesar)一字。
戴克里先统治後期,羅馬帝國國力走下坡,國土分成東、西兩部份。後來君士坦丁(Constantine)繼位,以基督教為國教,從此羅馬皇帝均要接受教宗的冊封,才能正式稱帝 ,即「君權神授」。雖然承傳羅馬帝國法统的西羅馬帝國、拜占庭(東羅馬)帝國先後覆亡,但往後的查理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拿破崙等,均跟隨教皇加冕的傳統而稱帝(雖然拿破崙是主動從教皇手中拿起皇冠)。
到了近代歐洲,對誰曾是歐洲的「皇帝」眾說紛紜。歐洲歷史版圖上,先後出現了查理曼、神聖羅馬、法蘭西第一、德意志、奧匈等「帝國」,但並不是它們的每一任统治者,也被後世承認為「皇帝」。至於真正的「大帝」、「大王」,通常會被加上「the Great」稱號,不分「皇」或「王」;後來東方也承繼了這做法,例如年前去世的泰王拉瑪九世,就和最偉大的先祖朱拉隆功一樣,被尊稱「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