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BB班】「左」Vs「右」(四):甚麼是「左膠」? (Patreon)
Published:
2020-10-01 02:02:00
Edited:
2023-06-27 07:09:53
Imported:
Content
「左膠」本來是香港網絡常用語言,來到台灣後,才發現也開始被台灣朋友採用。例如某台灣記者評論香港偷渡青年一事,就被廣泛形容為「左膠」。
關於網絡世界的「左膠」緣起,大家可以隨便搜查維基百科、網絡詞典,不用這類多費唇舌。只是在國際關係角度,何謂「左膠」,也是值得討論。
我們說過,「左」的定義包括政治社會上的挑戰建制,經濟上的主張平等公正,與及意識形態上的推崇大愛無疆界。我們也說過,極左、極右,往往是馬鞍形的殊途同歸。當一些左派以教條主義的態度,推廣他們的理念,卻不自覺的形成了一個更狹隘的「制度」,就會由「制度挑戰者」變成更狂熱的「制度捍衛者」,於是,就成為「左膠」。
為甚麼沒有「右膠」(或起碼不常用這名詞),也很好理解:右本來就是要捍衛制度,即使再「膠」也依然在捍衛制度,兩者不構成根本衝突,就沒有「左」+「膠」這類存在內部衝突的戲劇性效果。
另一個諷刺點在於「左翼」本來理論上是比「右翼」有大局觀的,否則就不會有「大愛」關懷。然而當「左」淪為「左膠」,往往就見樹不見林,只著重旁枝末節的考據、「正義」,即使他們的堅持、會成了「右翼極權」利用來批判同路人的幫兇,也不為所動。結果,「左膠」存在於世上的客觀效果,卻是加速了自己理念在大局上的消亡,確是十分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