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南深圳市長鄭某粉墨登場,在南深圳人民廣播電台主持「節目」,雖然錄得破紀錄零點收視,但卻有一集稍有人氣,就是和阿姐汪明荃對談那集。而阿姐也因為講了幾句人話,在一個人話稀缺的文革年代,受到一番吹奏。

其實汪明荃之所以成為人大代表,享有今日的地位,也反映了昔日香港精英的潛規則。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這些潛規則,也必須承認昔日只有阿姐、而不是阿叻,會得到賞析。阿叻一出場,正如林振強批中,「你就知道這個節目必會變為業餘、不認真,和像馬戲團」;但阿姐一出場,無論節目幾爛,她本人始終專業、認真,雖然有點out,氣場卻保證存在。

不少人認為汪明荃「根正苗紅」,才得以成為人大代表,這不是事實。她生長在小康之家,也可以算是獅子山下精神的樣板,全靠自己發奮向上,考入電視台,更在20多歲時自費到日本進修演藝,早期目的只是要令自己在演藝界站穩。她到日本時,正是文革期間,而相信她沒有想過走到中國大陸上山下鄉,而在「愛國者」眼中,港英女孩走到日本學習,自然算不上是愛國行為,甚至應該被批鬥。

這不是誇張了當時香港演藝人的愛國標準。事實上,左派電影公司在戰後香港從來勢力龐大,到了文革期間,雖然不少一線左派藝人受不了「脫隊」(例如後來一手發掘劉德華的夏夢),卻也有死跟極左路線的明星。當時「愛國」不像今日,幾乎沒有利益可言,要左得徹底,多少也有信仰成份在內。

六七暴動期間,香港最左的女明星名叫石慧,她和丈夫傅奇都是「鬥委會」成員,更率領左派群眾到港督府示威。港英警察後來上門拘捕這對夫婦,並遣返過羅湖橋,但她們得到最高指示,不能過境,要堅持在邊境抗爭,最終港英政府逼於無奈,回收了二人,並將她們關了在摩星嶺集中營數年。這事令石慧成為無可爭議的左派女神,獲釋後被加持為人大代表,時為1975年,一當就是13年。那些年的港區人大名額很少,也很珍貴,不像今天濫竽充數、待價而沽,可見石慧的份量。

石慧本來還可以連任下去,但稍為開明的新華社香港分社(也就是今天的中聯辦)社長許家屯認為她的形象太鬥爭主導,不符合過渡期「統戰大多數」的新政策,於是上任後,就物色取代人選。雖然委任誰都是「中央」說了算,但假如有演藝界人士接班,統戰價值可能更連貫。於是許家屯找了很久,才找到汪明荃。

換句話說,汪明荃獲相中的原因,正是她「不夠左」、「接地氣」,乃至能代表「普羅香港人」,同時也不會被愛國陣營抗拒。她是第一位當選十大傑青的香港女藝人,時為1981年,當時這類榮譽自然英國色彩濃厚,加上她出道時的日系形象,香港人都認為這不是行極左路線的人。八十年代的阿姐當時得令,屬於TVB鎮台之寶,具有統戰價值,問題是要說服傳統左派,也不容易。

「幸好」她曾出版過一張概念大碟,《勇敢的中國人》、《萬水千山總是情》等後來被歸類為「愛國歌曲」,其實推出時只是配合TVB劇集宣傳,但這就足以向「組織」交心交代。結果阿姐把握機遇,取代石慧,成了港區人大代表,據說石慧對此很不高興(這是《許家屯回憶錄》透露的),但「組織」總算念舊,讓她再做一屆政協委員當作安慰獎(後來阿姐離開人大,也是做了政協委員才fade out)。

因此,阿姐時不時講人話,其實是她的先天角色設定,相信也是她的真性情。在六四時批評北京、被林鄭訪問時當面揶揄,固然可以說是政權需要的潤滑劑,但說到底,阿姐的江湖地位遠超阿叻,換了是林鄭月娥訪問阿叻,那種鬧劇程度,定必慘不忍睹。

Comments

悉尼 袋鼠

反正特區政府,都已經變為業餘、不認真,和像馬戲團,林鄭月娥訪問阿叻,十分攞景

D C

I wanna see Carrie lam interview Natalis that garbage 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