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上一代英皇男歌手吳浩康有不少K歌傳世,《洗剪吹》可謂一代人的飲歌,但不少更有深意的作品都是滄海遺珠,例如講述戰爭的《戰地舞曲》。這歌填詞的是李峻一,推出於2005年,大概不是以任何一場特定戰爭為背景,但似乎頗受2002年波蘭斯基導演的電影《鋼琴戰曲》(Pianist)啓發。  

《鋼琴戰曲》以二戰為背景,講述波蘭猶太鋼琴家Wladyslaw Szpilman的親身經歷,他被德國關進集中營,逃生時被納粹軍官發現,彈奏了一首蕭邦作品,感動了軍官協助他藏匿,戰後成為波蘭國寶,那位軍官卻死在蘇聯勞改營。「翩翩起舞/明日的生死不要問/誰在這戰火中敲響了鋼琴」,彷彿就是這場景的註腳。  

然而《戰地舞曲》以男女關係為背景,同時也滲入了大時代的末世浪漫,讓人想起鄭秀文的《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背景是波斯尼亞戰爭期間一對異族戀人的淒美愛情故事。在戰雲密佈下,依然以音樂、舞蹈維繫愛情,其實是古今中外常有的事,「大宅內樂聲正蕩漾/鬢影加衣香沉默共舞著/二十哩外敵軍正接近/野獸眼睛閃映夜深」,就營造了很有張力的對比。  

由於《戰地舞曲》沒有特定場景,每有戰爭衝突出現,幾乎都能對號入座。《戰地舞曲》面世數年後,荷李活女神Angelina Jolie首次執導了類似題材的電影《波斯尼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In the Name of Blood and Honey),講述塞爾維亞軍官和穆斯林女俘虜的故事,二人身份敵對、地位懸殊,卻在軍營翩翩起舞,「交低一吻明日的生死不要問」,正是那一幕的寫照。  

又如近年的敘利亞內戰,有難民逃亡歐洲前,天天在廢墟演奏音樂,希望鼓舞留下來的人,直到樂器被ISIS沒收焚毀,才立定決心離開。「大宅內/換一套禮服/能踏著舞步/難活著上路」,正是講述不少人到了最後一刻還不願出逃,甚至連犧牲生命也無動於衷,但正如那些敘利亞音樂家那樣,一旦沒有了最後對生活的憑藉,才會鼓起勇氣「活著上路」。  

這種帶點頹廢美的戰爭歌詞,和我們聽慣那種「社運雄性抗爭反戰歌曲」完全不同,沒有鼓動爭取公義、或唱高調作太多道德批判,卻描述了人性在絕望邊緣的另一種反應,又教人想起《鐵達尼號》沉沒前,有些豪客依然要香檳跳最後一舞的貴族式浪漫。

從中,我們更能體會人性的多元複雜,原來就不是任何教科書的套版形象所能概述。

Files

Comments

Chung

呢種廢美歌好正,教授仲有冇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