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禁歌】當麥當娜《La Isla Bonita》變成《海旁獨唱》 (Patreon)
Content
樂壇天后麥當娜(Madonna)出道30年,終於來到香港開concert,最期盼她唱出的,依然是《La Isla Bonita》。這首歌有一個香港版本,就是葉蒨文的《海旁獨唱》。歌詞換成中文後,完全切割了原曲的拉丁特色,唯獨歌名留下了一個索引,這也是第一次聽這首歌時的常見問題:為甚麼是「海旁」?
「La Isla Bonita」是西班牙語,意思是「美麗島」,歌詞稍後交代這個島叫「San Pedro」,據說講述中美洲國家伯利茲(Belize)的一個小島,但美國也有一個同名小鎮。後來伯利茲政府老實不客氣,以「麥當娜名作的故鄉」招徠遊客,也就搶去了歌曲的「背景主權」。既然原曲一切,都在小島發生,林振強的詞,也刻意以「海」、「浪」、「濤」貫穿一切:「這晚若未破浪回來」、「看浪濤來又去她不變改」、「臨別世上時她也看海」,卻變成了一個滄海桑田的故事。
然而「La Isla Bonita」之所以成為經典,全在於製造了拉丁motif,和crossover拉丁文化的前瞻性。麥當娜表示,這首歌是獻給「美麗而神秘的拉丁美洲人民」,而今天我們熟悉的那些拉丁天王天后,當時還未出現,但麥當娜和團隊已預視了拉丁市場的潛力。
除了歌名,歌詞還有幾句西班牙獨白,例如開始時的「Como puede ser verdad」(how can it be true),和完結時的「Te dijo te amo」(he told you I love you)、「El dijo que te ama」(he said that he loves you),這些雖然只是一般美國人會的基本生字,但加上提及「Samba」、「Spanish lullaby」等,和各種拉丁樂器的配搭,已足以令歌曲走出美國。
麥當娜後來飾演阿根廷國母貝隆夫人,證明了自己能演出富深度的角色,多少也是源自《La Isla Bonita》的緣分。麥當娜後來也嘗試在歌曲加入其他文化motif,例如日本,以打入其他市場,這可是全球化的好題材,不過這裏不贅了。
香港版的《海旁獨唱》強調了「獨」:「她仍到海旁在唱在唱/已變灰的鬢髮風中蕩漾」,《La Isla Bonita》的氣氛則相當熱鬧,之餘還有一種立體感:麥當娜在MV一人飾演兩角,一個是虔誠的女教徒,另一個是熱情奔放的拉丁Flamenco女郎,後者是前者的夢境,但也是潛意識的真我。這種演繹,反映出生在天主教家庭的麥當娜本人的心路歷程,也側面講述了教會和拉丁文化的兩個面向,令歌曲比單純的訴諸情愛、熱鬧,有了更多層次,這感覺就不容易在《海旁獨唱》出現。
不少麥當娜的名作表面上放浪形骸,其實都在探討人性抑鬱的潛意識,也有不同的宏觀時代、社會、宗教背景,相信她的歷史地位,會比現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