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李家超採取符合中國國情的「一人競選」模式,整個做法令一般無知香港人大開眼界,剛公佈近150人的競選辦「主席團」、「顧問團」名單,100%採取中共template,這樣的「排名學」是中共最擅長傳訊的密碼,「亮點」處處,起碼有21點必須逐一解讀:

1. 本來以往的特首「選舉」,「顧問」只是顯示對一些元老尊崇的虛銜,不構成「團」,例如林鄭月娥競選辦只有「主席團」和「資深顧問」。通常顧問都是已從崗位退下來的,比較年長,「德高望重」,所以只負責提供意見。現在根據中國國情,將個人化的「資深顧問」變成制度化的「顧問團」,就清楚分出hierarchy:「顧問團」明顯比「主席團」要senior,誰在顧問團、誰在主席團、誰只能加入「working team」,充份顯示了各人位置,這裏已經巧妙地矮化了一批人。不想在林鄭月娥競選辦,「顧問」可以是傷殘運動員,「主席團成員」則可以是大地產商,涇渭遠沒有今天分明。當然,很多名字都可以從所屬界別拆解,但一些特殊例子被放在哪裏,又有一些應該在哪裏的「被消失」,就劇力萬鈞。

2. 「顧問團」沒有已經身為「國家領導人」的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後者因為身兼「選委會總召集人」自然要避席,還說得過去(不過這也是變相勸退),但董建華其實沒有明文規定他不能參加。既然二人都不在名單,日後相信「國家領導人」迴避「地方事務」會成為慣例,也可能成為日後升上神台的人難以「翻閹」的先例。同樣避席的還有「資格審查委員會」的非官方委員:范徐麗泰、梁愛詩、劉遵義,否則大概都會在「顧問團」。不過董建華的色彩依然無處不在,不少名單上的人都是「團結香港基金」系統出來的,至於梁營兩大悍將邵善波、張志剛自然也是榜上有名。

3. 香港特區政府本來有自己的排名protocol:特首、首席法官、前特首、三司、立法會主席、行會成員......,但這份名單完全對之無視,只單純根據中共倫理排列。例如唐英年,在香港曾任政務司司長,有大紫荊勳章,一度幾乎成為特首,理應是香港政壇超級元老,但此刻的官方身份是「政協常委」,就只能和其他政協一樣出現在「主席團」,「前司長」也不夠格加入「顧問團」。不少香港重量級人物,假如沒有人大政協頭銜,也沒有中聯辦統戰部委派的組織、商會、工會、聯會,單靠個人身份幾乎絕跡於名單,可見中共的nomenklatura appointment已經好不掩飾。

4. 「顧問團」囊括了十大地產商,唯獨對曾是第一屆特首熱門人選的包玉剛家族給予了兩個位置(女婿吳光正、長女包陪慶),長實、恆基則有兒子同時出現在「主席團」。但這並不代表有關方面宣佈「大和解」、不會「鬥地主」;恰恰相反,假如下屆「選舉」出現少得多的地產商名字,這卻可能成為某人政績。至於為何是「十大」而不是「四大」,自然不會無緣無故:在林鄭月娥競選辦,李嘉誠這級數的名字都沒有出現,現在李家超背後的人卻要他們全部粉墨登場,但又要一些本來實力略低於「四大」的並排出現,又有一些實力相若的缺席(例如劉鑾雄、劉鳴煒父子),這已經有很多先兆。

5. 在「顧問團」,福建幫以不同身份囊括大量位置(施子清、盧文端、楊孫西......),加上他們的下一代又在「主席團」大量湧現(青聯、菁英會、僑聯),可以看作他們已經被用來平衡香港傳統四大家族的勢力,也是平衡廣東幫、上海幫、潮州幫的勢力。福建幫的背後,又有國家隊助攻,內部被稱為不受「外國勢力」影響的「民族資本家」,牽涉的利益比傳統地產上更複雜。兩股勢力的此消彼長,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進一步呈現。官媒說李家超的「優點」之一是「沒有既得利益」,其實就是說可以更方便新利益集團大舉入場。單看兩陣對壘,已經好戲連場。

(待續)

原文發表自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shenxuhui/sxh-04292022132558.html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