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年全球民主退潮的現象有多嚴重,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北非各國,可謂一大風向儀。

《BBC阿拉伯語新聞》委託網絡組織Arab Barometer,採訪了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蘇丹、突尼西亞、巴勒斯坦的23000人,由2021年10月至 2022年4月進行,就民主、外國領導人、宗教信仰、婦女權利、種族主義等提問。

研究發現,近一半受訪者認同他們國家的經濟在「民主制度」下變得更弱,當中大部份人認為「民主政權優柔寡斷,充滿問題」、「民主制度無法有效維持秩序和穩定」,觀點和「中國模式」幾乎一模一樣。

Arab Barometer主任Michael Robbins認為,「是次調查結果已和2018/19的調查結果截然不同,因為人們意識到『民主』並不是完美的體制,『民主』並不會解決一切的問題,即使是『民主』了,中東地區仍然有很多人捱餓。對於他們而言,他們需要的是麵包,然而『民主』卻未有帶來他們所需的。」

受訪者當中有超過一半人表示「我們關心的是政府政策,而不是政府體制」;大多數人同意「我們國家需要一位『可以改變規則』的領導人來完成工作。」與此同時,至少1/3人同意「在過去一年中,在下一次有足夠的錢去購買食物之前就把食物吃光了」;埃及和毛里塔尼亞有2/3人同意「能夠吃飽是不容易的事」。在這些國家中,特別是在蘇丹、毛里塔尼亞和摩洛哥,表示「在下一次有足夠的錢去購買食物之前就把食物吃光了」的受訪者,對民主的支持程度明顯較低。

Robbins認為,阿拉伯世界國家的公民可能想尋求另一種政治制度,例如是中國的一黨專政,因為在過去40年間,中國以這種模式使大量人口脫貧,而這一種快速增長,正正是那些受訪者想得到的。

那這些國家的人民又如何看待「外國勢力」?

根據Arab Barometer 2021年發表的另一份調查,35% 的約旦人認為中國比美國好;黎巴嫩 43% 的人更喜歡中國、只有25% 的人更喜歡淵源甚深的美國;在突尼西亞,50% 的人對中國有好感,而對美國有好感的只有 21%;34% 的利比亞人對中國的好感高於美國。當時調查報告就概括「阿拉伯民眾更喜歡中國」,相信美國更關注政治,而中國更多地參與經濟相關挑戰。

從Arab Barometer的報告可見,阿拉伯地區的民眾普遍對民主制度感到失望,更期望國家的經濟有所增長、而非「民主」,普遍渴望國家仿傚中國「舉國體制」,以讓人民脫貧。

然而,「中國模式」真的那樣成功嗎?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在2019年,約有40%家庭(約6億人)每年人均收入只有大約11000人民幣,月均收入不足1千,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坦承尚未脫貧成功。假如這些國家大舉引入中國勢力,反而可能步斯里蘭卡的全國破產後塵。說到底,經濟增長,只能靠自己。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