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李家超上台後,「新香港」政府一大任務就是「說好香港故事」,讓香港的國際白手套功能能夠繼續服務中國,以免中國出現金融危機、乃至開戰時,沒有一個透氣口。

為了這樣的任務,除了不擅辭令、被制裁中的李家超要粉墨登場做大外宣,一眾「完善議會」豬仔議員也要跑到東盟國家「講故事」,以求抵銷西方媒體和海外港人媒體對「新香港」真相的報導。

這證實了去年我們的預言:當「完善議會」全面人大化,根本不需要對法案進行任何有價值的討論,為何「議員」人數反而進一步大增?除了政治酬庸,其實就是要巧立名目安排位置,讓更多人有資格參與「大外宣」。「完善議會」好歹也是一個「立法機關」,議員外訪畢竟會得到一定禮遇,外國媒體要找人評論香港、提供「平行意見」,不知就裏,也會以為找一個所謂「立法機關民選議員」非常得體,而鮮有深究他們如何產生。

換句話說,這個「完善議會」的真正功能早已變質,議會內的議政論政已經全面人大化,都是走過場,真正目標卻是賦予一干人等沐猴而冠的身份,讓他們可以「走出去」,「講故事」。從這個角度看,90席「完善議席」數目多乎哉、不多也,而其他大量無中生有的政府委員會,「大外宣」也逐漸成為唯一任務。

香港一個小城,有90席「完善議會」議席,本來已經充滿冗員,但其實可以去得更盡,就算再多一倍,也是舉手之勞。假如有接近200名「完善議員」長期在國際社會獻世,除了建制派人人歡喜,享有太平天國後期那樣分封2700多個「王」的喜悅,還可以內部作出精細分工,例如每人負責對一國集中精力「講故事」、拓展該國人脈。這樣的創舉,不可謂沒有「國際視野」,反正昔日大家眼中的鬧劇,在新時代都是理所當然。至於這批「完善議員」處女/處子登場的東南亞之行有何佳作,套用胡錫進胡總一句,自然要「拭目以待」。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