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香港」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 customer service 事件,動員市長、黨委書記、國家級官媒親自大字報批鬥國泰航空,這類典型的文革「鬥爭」,究竟劍指何方?英資太古控制的國泰,還可以繼續多久?

要理解這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中國大陸淪陷之後,本來的外資航空公司的下場。

在中華民國大陸時代,本來有兩間中外合營的民間航空公司。一間是中國航空,與美國企業簽訂獨資營運航線協議,這間美資企業是寇蒂斯-萊特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而萊特公司正是著名的萊特兄弟創立的飛行龍頭,後來再由美國泛美航空買入屬於美方的股份。

另一間是中央航空,原稱歐亞航空,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與德國漢莎航空聯營(德國曾經是蔣介石的主要盟友),直到二戰中德成為帝國、德資股份被凍結,戰後國民政府再用美援大量購入美軍在華的剩餘飛機,所以實質上也是美國影響甚大。

對中共而言,建政之前就打這批飛機的主意,希望作為「新中國」空軍主力,或起碼作為自己「站起來」的象徵,最終在1949年成功策反「兩航」大部份人員北飛投共。中華民國則決定將剩餘停泊在香港的「兩航」飛機,售賣予飛虎隊陳納德成立的白手套美資公司,然後在香港打法律戰,成為轟動一時的「兩航事件」。這事情我們曾有不少篇幅談論,日後也會再分享。

中共政權得到本來屬於美資、或深受美國飛行文化影響的「兩航」之後,自然立刻予以奪舍。先是將兩航合併為「中國人民航空公司」,一年後再併入政府單位的軍委民航局,自此「軍民合一」,所有昔日美國特色完全消失。到了反右、文革期間,大量「起義」飛機師作為「美蔣特務」,被批鬥得體無完膚,也是求仁得仁。

對北京而言,本來國泰由英資持有,只要完全配合,理應在「新香港」是理想的大外宣,用來粉飾太平、「說好香港故事」,應該好使好用。但如果採用文革思維,英資背景卻是國泰永恆的原罪,無論怎樣跪、怎樣奶,都依然可以被繼續上崗上線玩謝,因為這是最容易轉移視線的「鬥爭」工具。

空姐為什麼不夠多中國大陸人?是不是勾結外國勢力?為什麼有空姐不懂普通話也獲聘?為什麼空姐只顯示洋名,而不用「Zijun」?飛機師不懂普通話會否「違反國家安全」?飛機上的雜誌為什麼英文多過中文?候機室的語言為什麼不是普通話先行?降落台灣的時候除了必須說「中國台灣」,為什麼不朗讀國安法宣示主權?......

國泰本來最自豪的賣點,就是作為「香港人的航空公司」,因此,直到它名實相符地變成「中國人的航空公司」,批鬥潮都不會結束。或許等待的,就是國泰內部的「愛國職員」效法兩航事件,去奪權、起義,這才是習近平唯一懂的語言,其他的溝通模式,都是對牛彈琴。

▶️ 蕭少滔:中國修訂《反間諜法》,將跨國顧問公司連根拔起(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ImEiTbgPe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