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大長篇】 「國母」宋慶齡:作為「留下來的人」的啟示 (Patreon)
Content
不久前,遇見一位從「新香港」走出來旅行「放風」的舊朋友。光譜上,大概屬於「淺藍」,典型的社會賢達,一方面知道目前政權的行為很荒謬,另一方面捨不得在香港的一切。他說著說著,我想著想著,總覺得似曾相識。
想到的是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的故事:
1949年後,一貫左傾的宋慶齡選擇留在中國大陸,成為中共最成功的統戰對象,獲任命為國家副主席,病逝前更成為榮譽主席,這是中共政權至今的唯一一人。然而很多文獻記載,她晚年並不快樂,對中共走的極左路線並不認同,父母祖墳被刨開是一生的陰影,也曾經質疑過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張戎關於宋氏姊妹的書雖然有不少文學創作成份,但還是有不少歷史primary sources根據的,特別是她剖析宋慶齡的心理狀態時,通過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先後怎樣出賣她這個角度,將她一生的悲劇勾劃得淋漓盡致。
宋慶齡經常有外訪機會,有大量朋友在世界各地,要離開,還是相對容易的。然而她依然是「留下來的人」,似乎和不少「新香港」「留下來的人」一樣,都有過大同小異的思考和掙扎。
首先,她發現中共政權不容許任何形式的反對意見,這方面遠不如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昔日中共和左翼人士身為反對派之時,可以輕易通過媒體發表反對意見,可以隨時發動群眾運動,可以明刀明槍和中央政府對著幹,同時還有光環。然而在新政權之下,這一切空間都沒有了,她的任何真正的想法,都不可能為任何人所知,也沒有任何抒發的渠道。在這種政權之下,就只有黑與白的二元選擇:要麼完全是一粒螺絲,照本宣科飾演統戰工具、大外宣的角色;要麼就是「人民公敵」,沒有中間落墨之處。只要她發表任何異見,就會由「1」變成「0」。
「1」是她奮鬥了一生的成就,要是因為發發牢騷變成「0」,她不甘心。
在張戎的書,記載了宋慶齡曾經有一次鼓起勇氣,對中共演繹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官方用語表達了不同意見。然後,她就收不到那年紀念孫中山誕辰活動的請柬。宋慶齡立刻知道了兩點:中共可以隨時改寫歷史,而不需要她這位「國母」的配合;而如果她不配合,自己的存在可以立刻被一筆勾銷,「孫中山夫人」可以立刻在所有活動不再有角色,她也會被還原為「國民黨反對份子」的原型。她熟悉中共、也熟悉蘇共,連列寧的太太也被史達林清算,自然沒有任何人是不能被取代的。於是,她必須留下來,才可以繼續自己的原有身份。不合作、或成功逃離了,就甚麼都不是。
另一方面,她目睹無數昔日的戰友、親共的「民主人士」,在中共建政後,都被劃成「右派」批鬥,不少不得好死。但這並沒有令她決定離開那裏,同時也沒有令她有勇氣挺身而出,保護那些昔日的「同路人」。她看到的是只要不合作,可能連走的機會也沒有,只會落得同樣下場,只知道甚麼是身敗名裂。所以晚年她戰戰兢兢,收到任何信都是第一時間燒掉,天天擔心被人「篤灰」。何況除了「歷史問題」,她還有「黑材料」被中共掌握,就是和她那位年輕秘書的疑似戀情。要是中共要用這類新聞來「發揚光大」,可以要幾nasty、有幾nasty。
最後,她可以走到哪裏?她關係最密切的「外國勢力」其實是蘇聯,但她沒有把握蘇聯不會將她送回中國。她的妹妹宋美齡在台灣、姐姐宋靄齡在美國,她理應可以投靠她們,問題是她的確是共產黨秘密黨員,就算是真的決定打倒昨日的我,在麥卡錫時代的美國、白色恐怖時代的台灣,也沒有百分百的信心可以自保,而不成為另一極端的批鬥對象。何況在中國大陸,自己雖然淪為人肉佈景板,但好歹衣食無憂,被人放在神台供奉,只要自己識趣,連毛澤東見面時也是客客氣氣、甚至恭恭敬敬稱呼為「先生」。要是出走了、要是反而不幸「撈唔掂」,又已經自絕後路,怎麼辦?
如果你是她,會怎樣選擇?
▶️ 宋慶齡(四):「孫中山夫人」的光環,今天還剩下多少?